Page 54 -
P. 54

美食概念是觸摸不到的非物質形式,屬於文化、精神層次。而當食材進入美食的殿堂,

菜餚的實體與廚師對待食材的態度皆重要。以起司為例,在法國餐廳的廚房見習時,我們看

見料理團隊各司其職,有專門的起司料理間,料理桌上的起司皆來自不同的原產地,像來自

北法諾曼地且大眾接受度最高的 Camembert 起司、來自 Roquefort 的山羊藍黴起司都有品質

認證,廚師一點都不馬虎地處理起司的擺盤,認為每一頓飯都有其食用上的原則與藝術。

四、代表性(Représentatif)

在世界文化遺產內的文化層面細分為:○1 需保護或保留(à protéger ouà conserver)已經

慢慢消失的文化,以及○2 有代表性(représentatif)的文化。法國人的美食餐與保護或保留較

無關係,但卻是有代表性的法國文化,甚至有人認為法國人照鏡子時只看得到法國美食,其

重視飲食文化的程度可見一斑。

因此,當談論到享用法國餐時,有兩點重要的考量:

一、思考與選擇(Pensé/ Réfléchi et choisi)

法國人享用一頓飯必須事先思考過,而非突然做決定。不一定選用昂貴食材,而是適當

的食材,於什麼地點採買,考量用餐者的口味等都必須事

先思量過。好比說今天有台灣朋友到法國人家做客,第一

道菜為了讓台灣朋友體驗法國美食,可以準備道地法式菜

餚但選用台灣配料,如:花椒。在選擇上,價格非第一考

量,打聽好餐廳特色、誰擔任主廚、預約餐廳與用餐時間

等皆是選擇的考量。

一、 用餐順序與規定(Ordonné/ Réglé)

(一)開胃酒(Aperitif)與開胃菜(Amusebouche)   開胃菜(Amusebouche)

開胃的餐前酒多是較溫和清爽的雞尾酒或白酒,而開

胃菜是小量鹹食(salé),用意在逗出味覺,如:pain avec

oeuf 是一道鹹食蛋醬麵包。

(二)前菜(Entrée)

在前菜部分,冷盤與熱食皆可,可一道也可以是多

道,但順序一定是先冷盤後熱食。前菜多是蔬菜與海鮮的

搭配,如:生菜、青豆泥與豬肉的搭配。

(三)主菜(Plat principal)               前菜(Entrée)

主菜的順序是先魚(poisson)再肉(viande),也可合在

一起成為雙拼。

(四)起司(Fromage)

起司盤內有各種起司,擺盤講究味蕾的體驗,由右至左

以逆時針方向依序是清淡到重口味,也注重食材與起司之間

的搭配。

(五)甜點(Dessert)與咖啡點心(Mignardise)

      餐後點心永遠與甜(sucre)畫上等號,份量比例小,另   主菜(Plat principal)
會提供與咖啡一同享用的額外小點心。現在的新趨勢是,賓

客用完餐會移至另一空間,用咖啡、小點心、抽雪茄。

                            51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