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P. 11
現代化中菜西做精緻大方不喪失中式菜餚美味又能提升菜餚美感
第二章 中華料理材料的認識
第一節 五穀雜糧的認識與選擇
稻米
稻的栽培起源於中國,其歷史可追溯到約西元前 12,000 ∼ 16,000 年前的 中國湖南。
中美聯合考古隊於 1993 年,在湖南道縣玉蟾岩發現世界最早的古 栽培稻,距今約 14,000
∼ 18,000 年。
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現 在全世界有一
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亞洲、歐洲南部和熱帶美洲及非洲部分 地區。稻的總產量占世界糧
食作物產量第三位,低於玉米和小麥,但能維持較 多人口的生活,所以聯合國將 2004 年定
為「國際稻米年」。 稻米有很多的分類方法,若從米質特性可概分成在來米、蓬萊米、糯米
等三類如表2-1 所示。
表2-1米的分類-
品種 外型 直鏈澱粉含 熟後性質 加工食品
量
在來米 (秈米) 長型、透明度高 >25% 飯粒鬆散, 碗粿、粄條、河粉、
無黏性 蘿蔔糕、米苔目、
米粉
米粒粗短,均 15 ∼ 20% 米飯黏韌 平常食用之白米
蓬萊米 (粳米) 可口 飯、粥、壽司
勻,晶瑩透明
圓糯米 圓短、整齊、 年糕、湯圓、八寶
粥、麻糬、紅龜粿、
糯 (粳糯) 白色不透明 0 ∼ 5% 黏性強,
出飯量少 鹼粽
米 油飯、粽子、筒仔米
長糯米 米粒細長,色粉
(秈糯) 白,不透明 糕、飯糰、珍珠丸子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