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P. 64

6-3 電動汽車之驅動方式

      一般動力來源為引擎的汽車是透過傳動裝置 ex.變速箱、傳動軸及差速箱等來驅動車輪
使因應各種行車的狀態。從引擎傳輸動力至驅動輪,使車輛獲得動力而行進的部分稱為驅動
裝置。在電動汽車上因為無引擎之裝載而以馬達作為動力源,所以可以不須有變速箱或差速
箱之裝置,其原因會另在以下介紹。至於電動汽車的驅動方式,因為可不必考慮變速箱或差
速箱的配置,所以其驅動方式的自由度相當高,有許多種方式可以使用,便利來發揮電動汽
車的優異性能。

      要研究電動汽車時,當然需要先暸解汽油車的行駛性能,本節介紹電動汽車的驅動方式
之前,需先討論引擎的性能才能夠加以利用,簡述如下:
為何汽油車須要如此複雜的驅動系統?

                                   圖 6-8 一般 2400cc 汽車引擎之轉速一扭力、馬力曲線圖

      如圖 6-8 所示。引擎之轉速高低差異頗大且引擎轉速太低或太高都不適合,太低容易熄
火,太高則引擎容易因超轉而損壞。其一般高、低轉速約在 700~6000rpm 左右。扭力之最
大值為 4000rpm,因此汽車從低速至高速,欲任意變換速度來行駛時,必須裝載有各種齒輪
比的變速箱,如此轉速及扭力才能夠任意變化。將引擎傳輸動力到車輪並驅動車輛的扭力,
驅動力是以扭力除以車輪半徑而得知,在其定速行駛時必須能夠克服輪胎的滾動摩擦阻力以
及空氣阻力,車輛才能夠起步前進。並在定速行車時,其行駛阻力是地面之輪胎滾動阻力與
在地面上行駛時車輛的空氣阻力之和,稱之為行駛阻力。且在加速或爬坡時,各種變換為運
動及位置之能量以及在斜坡路一面爬坡一面加速時,其全部行駛阻力,謂之滾動阻力,滾動
阻力、爬坡阻力、空氣阻力及加速阻力等四種阻力之和是謂行駛阻力,其大小是依車速之變
化而變化的。其中的空氣阻力為車速的二次方成比例而增加。

      汽車從靜止起步,需要很大的動力來克服最大靜摩擦力,一經起步移動,則所需動力就
會變小了,這是眾所皆知之事。此與價性,車輪的滾動摩擦力以及迴轉部分相當之重量等有
關。茲對迴轉部分相當重量介紹如下。

      迴轉部分之相當重量與齒輪比的二次方成比例迴轉部分之相當重量,對汽油車的性能而
言,有相當的影響,對電動汽車而言,其影響會更大。汽車的驅動部分可細分為引擎曲軸、
飛輪、變速箱、差速器及輪胎等,在汽車起步行駛或加速時,都必須將動力傳輸給這些迴轉
體才能行進。因此迴轉體在汽車加速時也會有增加重量之作用,將此換算為重量,即所謂的
迴轉部分相當重量。

      如果使用齒輪讓引擎轉速降低時, 必須控制其迴轉部分之相當重量,是與齒輪比的二次

                                                                       62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