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P. 63

現今電動汽車的未來發展關鍵在於燃料電池,而燃料電池中,汽車上目前使用較為實用
是以氫氣與氧氣的反應來發電的氫燃料電池。燃料電池並不是傳統的電瓶而已,而是應稱為
發電系統。若考慮燃料電瓶的效率,則使用純氫氣為燃料來做比較。

      目前雖然有燃料電池汽車問世,但因其氫氣的裝填問題以及安全問題上有難於解決以致
目前不能普及,且因其技術性及單位發電量之成本較一般電動車更為高深。
。所以目前可能生產純電動汽車( pure EV),更有利潤。

                                  圖 6-6 燃料電池之儲氣罐(此圖為台灣發展之低壓儲氣罐)

汽油與鉛酸電瓶之能量密度比較:
      單位重量的燃料或電瓶所能儲存之能量稱之為能量密度。此能量密度對電瓶的影響很

大。因為電動汽車使用之電瓶,有些能量密度會影響電動汽車之加速力、最高車速及充電後
之最大行駛里程。其優劣有很明顯的差異。汽油每一單位重量的能量密度超過鉛酸電瓶的 233
倍。由於鉛酸電瓶與汽油有如此大的能量密度之差異性,因此大多數的人認為使用電動汽車
無法實際來載貨。所以電瓶乃電動汽車性能上之最大瓶頸。上述之鉛酸電瓶電動車與汽油車
之比較差異如此大﹐但實際上因鉛酸電瓶之能量密度太低目前已沒有使用於電動汽車上﹐所
以實際差異沒有如此之巨大。

      動力源之能量效率做比較,汽油車與電動汽車一同在時速 40km/h 以上的定速行車時,
馬達的效率可達 80% ,加速時可達 60% ,但汽油車只能有 15% ,加速時更降為 10% 。由此
可知馬達之效率優於汽油引擎五倍以上。

      對其整體綜合比較﹐依據許多研究單位的研究報告,差異性縮小到 4.4 倍左右。目前在
燃料電瓶的使用上,已可達到理想的境界。只差在續航力、安全性及價格的問題了。尤其是
各國對環保重視,電動汽車的研發必定無可限量,能夠取代汽油車只是這幾年的事了。

                                          圖 6-7 TOYOTA 汽車已於日本開始量產之車型

                                                                       61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