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P. 59

6-1 電動汽車之構造

      電動汽車之基本構成,是由馬達、控制器模組、電池、加速感知器、 DC-DC 轉換器、電
動動力轉向機幫浦、冷氣機、電瓶容量檢測計、電壓錶、電流錶及高電壓用之繼電器等所構
成以外,煞車系統上更有剎車回生能量之裝置。其基本之構造和一百年前無重大區別。即底
盤及車身亦是必然需要的基本構成。

                                                圖 6-1 特斯拉之電動汽車之基礎構造

一、動力來源
1.純電動汽車( PEV : Pure Electric Vehicle )之動力來源,是將汽、柴油引擎,改以電

   動馬達取代之。並且將空氣污染降低至接近 0 的程度。所以這種電動汽車又可稱為無公害
   車輛( ZEV : Zero Emission Vehicle )。其噪音之降低亦相當明顯。
2.混合型電動汽車( HEV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是引擎及電動汽車混合使用的車輛。
   總而言之,電動汽車的動力來源,是把內燃機的引擎,改由電動馬達代替之。其化石燃料
   則以電瓶取代之。並且化石燃料汽車的引擎,僅能裝置 1 具不能裝設多具,但是電動汽車
   的馬達則無數量之限制。
二、底 盤

      電動汽車跟一般化石燃料汽車一樣,有需要行駛於公路上,所以行進、停車、轉變性能
等要求均完全相同。所以其懸吊裝置及操縱裝置等有特殊需求例外時,均與一般汽車擁有相
同的構造。其主要不同點為驅動方式及剎車系統部分並另行設置剎車回生能量裝置。除此之
外,動力轉向機一般車輛是使用機械油壓幫浦驅動油壓式動力轉向機,但是電動汽車沿用油
壓式以外,將其機械油壓幫改為電動油壓幫浦,其利用馬違驅動會較無動力損失;亦有使用
馬達迴轉力來直接轉動轉向機柱之型式使其結構更為簡單,其能量效率更加良好且適合電動
汽車使用。

      至於在剎車系統,一般車輛使用的輔助倍力裝置,使用真空或氣壓輔助油壓式兩種居多。
汽油車可利用進氣歧管的真空,但電動汽車無此裝置來沿用。所以電動汽車之輔助倍力裝置

                                                                       57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