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P. 62
在一般車輛上,冷氣壓縮機是使用引擎動力來驅動,所以引擎之動力亦即驅動扭力被消
耗一部分,就會導致引擎動力降低,影響行車動力。在電動汽車則使用冷氣壓縮機與馬達一
體式的壓縮機。
6-2 電動汽車之能量效率
電動車輛早期剛推出時,因電瓶之研發技術未能及時進步之一定程度,所以其產生之性
能較差且續航力又差,被一般大眾認為其能量效率比汽油車相差許多。近年由於電瓶科技之
進步已有大幅之改善,但扔然與一般車輛有相當之距離,其主要差異扔為電瓶之重量,因電
動車在電瓶電量耗盡時,其車輛之重量毫無減輕,且充電時間太長,故單就其行駛道路之狀
況而言其能量效率。
一般汽車與電動車輛之能量效率比較:
依發電的燃料來源,需考慮發電效率、輸電損失、充電器損失或馬達種類之機械及電力
損耗等,其效率就有些許之不同。所以在汽油車與電動汽車的能量效率,如果以單純的比較
有其實際困難之處。所以兩種不同車型均以原油為能量源的基礎,將馬達取代引擎其效率之
能量之比來做為定義能量效率。
近年之 新型燃氣聯合循環電廠已可達 50%發電效率,但各個充電效率雖然會因電瓶種類
而異,但選用鉛酸電瓶顯示之最低標準值。所謂效率,是指所消耗的總能量中,有多少比例
可變成有效的動能。
圖 6-5 火力發電廠之基礎運作原理
以下電動車與汽油車比較是以同樣為原油做一次能源危機基礎,做使用效率之比較
電動車:1 公升原油經最新發電廠轉換效率 37%→在經輸電損失約 5%→充電效率約 70%→
馬達效率約 70%→整車行駛中之效率約只有 18%。
汽油車:1 公升原油經煉製及車輛輸送效率約 90%→引擎效率約 13%→整車行駛中之效率約
只有 14%。
電動車在減速時,可將減速時的動能,由馬達轉換為發電機之回生充電給電瓶,因此可
提高能量效率並降低損失。內燃機的引擎基本上存在有很多的缺點存在,因為引擎之效率是
依轉速或負荷之變化而變化的。可是一班引擎車輛的車速,不得不依照引擎的迴轉速來調節
動力,並且臨時停車時引擎扔在運轉消耗燃料,所以不能僅依效率良好之狀態下來做為行車
依據。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