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P. 51

美國之電動汽車發展狀況
一、通用汽車公司
1.IMPACT 車型的間世

      美國很早前就規劃從 1998 年開始在加州(California)實行無公害車(Zero Emission
Vehicl)法規,因此該州內之大型汽車製造廠,無不竭盡全力從事其研發工作。
又依加州之環保法令,從 2003 年起所有出售的車輛數中,規定必須含有 10%以上之零污染車
(ZEV),即電動汽車出售的義務。故於 1989 年年底通用汽車公司(GMC)向加州州政府環保
局提出了“IMPACT"的 ZEV 申請。

      通用汽車公司在 1990 年發表了第一號 IMPACT 車型,事實上 IMPACT 第一號車是由它
的子公司的“耶羅引非魯門"公司負責生產製造。以後由總公司製造了第二號車,不久也完
成製造第三號車共計試生產了十二輛。 IMPACT 3 有電動窗、動力門鎖、駕駛座及助手座的
安全氣囊、定速控制( cruise control)、附 CD 的 AM/FM 音響及動力轉向機構等,現代
轎車需要的裝備大部份皆有配置的電動汽車。

      通用汽車公司並於 1993 年 6 月把電動汽車獨自成立了一個電動汽車部門( Electric
Vehicle Division )。之後 IMPACT 3 經稍加改良後,製造了 IMPACT 4 ,並在 1994 年
12 月舉行了第 12 次國際電動汽車研討會(EVS 12)時,且提供了五輛給全國電動汽車展覽
會。其中的二輛並供試車之用途,但把試車範圍是定在 EVS 12 會場周圍的公路共二公里行
駛一星期。
2.IMPACT 車型之構造及規格
(1)構造之概述

      IMPACT -號車的車身,在其鋁材底盤裝置 FRP 罩(cowling),此為大多數試製車的一
般構成。在二號車以後則以鋁罩來替代。IMPACT 的一號至四號車皆限乘二人而已,其原因是
因為電瓶的放置位置設置於車體中央的底板下方。此車型皆屬於前置引擎後輪傳動(FR)車,
在車廂內中央有如隧道狀凸起的地方裝置傳動軸,可是該車因為裝置電瓶的空間造成所佔容
積更大。在此位置裝置電瓶的系統,稱為“背骨式(back bone type)"。採用此位置裝置
電瓶除容易拆裝外, 其收藏電瓶用的隧道狀筒,可與車身加強之部分材料兼用,萬一遭遇到
碰撞時,電瓶損壞時不會危害到乘坐於車廂內的人員為其主要優點。但在另一方面,也造成
車廂內空間遭受限制之問題。
(2)IMPACT 車之規格
IMPACT 車的規格係採用賽車之規格。
3.IMPACT 車之性能
(1)性能之概述

      電瓶是使用該公司的子公司“達而可雷美( Delco Remy)"公司開發的鉛酸電瓶。此
電瓶為了加速性,特別提高到 230 W/kg 的動力密度為其主要特徵,此電瓶因為提高了動力
密度的份量反而限制了能量密度,其能量密度為 34Wh/kg 。 此外因其內部電阻較小其充電
峙間只需二小時就足夠,對鉛酸電瓶而言,是屬於極短時間的充電。

      其驅動系統在 IMPACT -號車,是將兩個馬達裝置於前輪而不用差速器的方式。馬達是
用感應式馬達,馬達的最大扭力為 6.5kg-m,且最高轉速達 12000rpm。,最高輸出馬力更達
每一個馬達為 43kw 。

      此馬達的輸出動力,並以 10.5 比 1 的行星齒輪減速,並利用接頭(joint)將動力傳輸
至左右二輪。其行星齒輪的效率為 94~98%'依照兩個馬達驅動力此車輛可獲得 4500~4700
牛頓(N)。

      四號車則改用一個馬達,利用控制器來使用反相器( inverter)達成傳動,其開關元件
在一號車則使用功率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及場效電晶體(FET),其最大電流達 160 安
培,最大電壓則為 400 伏特,重量僅有 27 公斤改良為非常的小型化設計。在四號車則使用
絕緣間雙極電晶體 (IGBT :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49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