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P. 56

(3)電瓶
      電瓶是免保養(密閉型)之鎳氫電瓶,總重量約為 450 公斤每個電容量約為 95Ah ,電

壓為 12 伏特並且 24 個串聯,所以其驅動電壓為使用 288 伏特。電瓶放置與 EV50 車型一
樣方法,放置於車床底板下,可重心降低並提高了該車的行駛穩定性能。

      電瓶的充電,如使用家庭用 200 伏特的電源約八小時即可完成充電。若使用車載式充電
機,插頭只要插入即可自動充電,亦可利用定時器( timer )設定充電時間。
(4)動力控制單元與控制器

      在其動力控制單元( power control unit )內部,為安裝馬達反相器、空調反相器、
發電機、控制車輛用之電腦、動力轉向控制器、漏電檢測器等的高壓電零配件、配線及控制
電路等。其中的高壓電線路,用全浮式與室內分離,以提高其安全性。與起動開關連動的繼
電器( relay ),進行其電源線路的開關。對這些零配件的冷卻,亦與馬達使用同一冷卻系
統。

      控制器( controller )之功用為檢測迴轉磁場與轉子的位置,來控制最適當的輸出力
做向量控制( vector control )及位置控制 (position control ),甚至可在高速時進行
場磁鐵控制( field magnet control),以利在各行車狀態下,均能夠用最適當狀態來驅動
馬達。
(5)其他電動設備
○1 回生煞車系統
在煞車制動時及與引擎煞車可匹敵的行車領域,回生煞車系統就起動,把車輛的動能
(kinetic energy)轉為電能( electric energy)加以回收。在此條件下馬達即可完成發
電機的功能。於此場合時,油壓煞車與回生煞車被協調的控制,不過當然以回生煞車為優先
使用。
○2 空調
空調由反相器( inverter )控制,採用可減低電力消耗的熱幫(heat pump)式的冷氣機。
在電瓶充電時即事先使加熱器或冷氣機作用,亦使用預熱( preheating )或預冷
( precooling )系統。
○3 動力轉向機構
動力轉向機採用油壓式。為了增加油壓,則使用直流馬達驅動輪葉式幫浦( vane type pump)
來增壓。在此場合,因應駕駛操控狀態來控制直流馬達,使其產生最適當的油壓。

中華民國電動汽車之發展狀況
      在 1979 年由清華大學為首開啟研發之門,其研發之電動汽車將之命名為“清華一號",

其後陸續推出“清華三號',至“清華五號"車,但皆只是少量生產實驗性質而已。爾後由
台塑集團的亞太投資公司,與國外廠商共同開發之電動、汽油混合概念車,為其命名為亞太
一號(AP-1),不久後便終止了合作關係,也宣告技術轉移告吹。但於 1996 年 9 月時又成立
了“中華民國電動車輛發展協會'重啟電動車發展之契機,但因政府補助策略及發展方向多
頭馬車,至今僅有機車市場有少量之成長且無法跨出台灣,而在汽車方面則毫無任何進展,
可惜了台灣扎實的基礎工業。

      當前世界各個國家的都會區道路,到處均已車滿為患,其交通工具排放廢汽,是空氣污
染源中的相當大的來源之一。尤其是未來汽機車數量的成長迅速,使汽機車之排放廢氣、廢
熱而造成空氣品質嚴重日益惡化,已經達到可危害人體健康及生活,為求人類生存歐、美、
日等先進國家的大都會,均領先倡儀來採用“零污染車( ZEV : Zero Emission Vehicle)"
來改善交通工具的廢汽排放污染,藉此改善空氣品質,也是目前世界各國皆認為非常重要的
環保政策之一。所以除了訂定廢氣排放標準並鼓勵使用清潔替代燃料車外,另需發展零污染
車的電動車輛,目前衡量我國汽機車工業基礎及技術能力,來發展汽機車扔具有相當的優勢。

      目前為了地球村的環境保護,各國電動車輛無不視為綠色產品,盼能成為 21 世紀的主要

                                                                       54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