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P. 46
4.1908 年時由東京電燈會社自海外購入電動汽車。
5.1911 年日本的汽車以東京電燈會社的輸入車為基礎架構,嘗試製造了電動汽車。
6.1917 年由京都電燈會社及日本電池會社,進口了五輛美國製造的“底特律號"電動汽車。
當時的日本電池會社的社長曾經以該電動汽車為上下班之交通車輛。此輛電動汽車迄今仍
然展示於日本電池會社。
7.1929 年由湯淺電池、東邦電力、中島製作所三家會社技術合作,嘗試製造了電動客車。
8.1934 年日本電氣自動車會社開始成立,並且開始製造小型車。
9.1947 年東京電氣自動車會社開始成立,生產「玉號」車型之電動汽車並且銷售,到了 1949
年並達到全日本總汽車數輛的 3% 即 3299 輛。
10.1950 年因韓戰的大爆發,電池上所使用材料之一的鉛,便以軍用為優先。
11.1954 年因石油容易購買,汽油的統一管制取消,造成電動汽車無利可圖,各電氣自動車
會社,可申請轉換為汽油自動車會社,因此因汽油車的普及反而造成電動汽車的日漸式微。
12.從 1952 年幾乎均改為生產汽油車,東京電氣自動車會社改名為太子(Prince)自動車工
業會社,但於 1966 年被日產( Nissan )自動車會社購併。車名雖然尚留在於日產車中,
但會社名稱就此消失了。
13.1954 年電動汽車完全從日本街頭消失了其蹤跡。
14.1955 年道路運送車輛法中的電氣自動車之項目取消了。
第二階段的研發情形
1.一直到了 1960 年因替代能源問題、地球溫室效應之問題及空氣污染防制及地球環保的改善
對策問題,取得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共識,由此引導往低公害車的研究發展。
2.1965 年大發(Daihatsu)自動車會社便開始著手研發電動汽車,從此各個汽車製造廠也開
始再次研發電動汽車
3.1971 年至 1973 年止因通產省(類似台灣之交通部)的大型計劃而研發,除了汽車製造廠
之外,更有電機及電池製造廠也參予進行研發工作。
4.1970 年至 1980 年間可領牌並行駛一般道路的電動汽車,總生產數量為 219 輛。
5.自 1971 年至 1976 年 6 年間投入 57 億日圓,執行開發電動汽車之大計劃。
6.1976 年為了研發電動汽車的製造及普及相關事業,而成立了社團法人日本電動車輛協會。
7.1988 年因環保問題,牽涉到二氧化碳( CO2)的排放及冷媒(氟氯碳化物)之使用,再度重
視電動汽車之普及。
8.通產省(類似台灣之交通部)規劃之電動汽車普及計劃,通產省(類似台灣之交通部)機
械情報產業局設置了電動車輛協會,在 1991 年 10 月規劃了「電動汽車普及計劃』,在 2000
年時設定要生產廿萬輛,並從 1992 年起五年將投資總資本額十八億日圓之規模,由其「電
動汽車普及總合推進體制整備」運作。
9.東京都總合實施計劃從 1991 年 10 月在東京舉辦汽車展,亦同時展出了電動汽車。此總
合實施計劃,是 1991 年至 1993 年度之三個年度之計劃。預定計劃為引進電動汽車做監
視器調查使用 150 輛,供州廳(類似台灣之縣政府)用車,195 輛合計共 345 輛。於 1992
年 4 月東京都低公害車普及促進檢討委員會,發表到 2000 年東京都內之電動汽車普及之
數量預定輛數為十九萬輛。
10.電動汽車試用制度是社團法人日本電動車輛協會所辦理,自 1978 年起實施了「電動汽車
試用制度」,至 1992 年全日本有多達 230 輛之電動汽車在試用中。
11.環境廳致力於普及低公害車 1975 年在日本制定了嚴格的排氣管制規則,為防治因汽車而
引起的大氣污染,環境廳進行各種試驗測試。其一即為實施由使用電動汽車開始之低公害
車普及政策。1978 年的第一屆電動汽車研討會,進行了一整年度。其後由 1986 年起每
年六月之日本環境週期間,集結了各低公害車於一堂展示,並強力進行推廣活動。從 1990
年起開始對地方公共團體購買電動汽車時,設立補助一半金額之新制度,以加速促進其普
及。此年度之推行實績為導入了 132 輛電動汽車。為貫徹其此項政策,在東京、大阪、川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