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P. 48
中古世紀時,教會是影響當時社會及文化最深遠
的力量。當時教會的齋戒文化規範齋戒日以魚為主,
改變了完全以肉為主的飲食習慣,也影響到後來的池
塭養殖漁業。同時也是在中古世紀時開始引進葡萄至
波爾多、隆河流域、勃根第、馬賽等地區,也發明了
以橡木桶儲存葡萄酒的方式,從此興盛了法國的飲酒
文化。
法國菜直到 1533 年來自義大利佛羅倫斯梅第奇 法國宮廷使用肉品,天鵝和孔雀等野
家族的凱薩琳公主(Catherine de Médicis)與亨利二 味都是實用肉類
世聯姻、與 1600 年瑪莉•麥第奇(Marie de Médicis)
與亨利四世(Henri IV)結婚,先後將義大利的廚師、糕點師傅
帶進了法國宮廷,才改變了整個法國的餐飲文化。同時凱薩
琳公主也帶入了最華麗的餐桌裝置藝術,開始逐漸的改變了
當時宮廷的餐桌文化。
興建凡爾賽宮,自稱為「太陽王」的法王路易十四,其奢
華性格也影響了法國的餐飲文化。路易十四,針對凡爾賽宮中
之廚師及侍膳人員舉辦烹飪比賽,對於手藝精良者,賜予泉藍
帶獎(CORDO NBLEU),並流傳至今。路易十五、十六世亦
是美食的愛好者,在宮廷中大量的推廣美食。在此種大環境之
下即產生了許多的名廚,而廚師也成為一種高尚又具有藝術性
的職業。
路易十六時期發生了法國大革命,精於廚藝的廚師逐漸淪
落民間。在法國大革命的三天以後,康德公爵旗下的主廚羅拜 凱薩琳•麥第奇
爾在黎賽留街 104 號開啟第一家餐廳,從此以後巴黎各處開始 (Catherine de Médicis)
餐廳林立。而由於民間的餐館無法和宮廷的排場比較,因此法
國菜趨向於重視實用與平民化。到十八至十九世紀,法國
菜已趨成熟,名聲遍及歐洲奠定法國菜在全世界的地位。
經過了多年的研究,在法國宮廷內興盛的法國美
食在法國大革命時法國廚師流入民間,開始了法國美食的
興盛時代。到了十九世紀中葉,法國名廚 Augustee Escoffier
將法國菜系統化的整理成一本烹飪指南,成為世界各地的
法國菜經典,由於法國菜在世界各地早已成為美食的代名
詞,這本指南也成為國際的
美食經典。
世界三大美食之中,法國美食即佔有一席之地。法國
美食的特色在於使用新鮮的季節性材料,加上廚師個人的
獨特的調理,完成獨一無二的藝術佳餚極品,無論視覺上、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