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P. 11

三、海帶

      海帶營養價值極高,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鈣、磷、鐵、胡蘿卜素、煙
酸以及碘等多種微量元素。在日本,海帶被認為是“長生不老的妙藥”,能預防肥胖、心血
管硬化、高血壓、心臟病等。

四、蔬菜

      水果和蔬菜中的各種抗氧化劑配合起來,能很好抵御衰老。經常吃蔬菜可以使人患癌症
的機會下降一半。

參、日本飲食文化特色

      日本人在飲食中兼收並蓄的特性,和他們的思想觀念有密切的關係。由於中國「陰陽五
行」說的影響,日本人認為,萬事萬物均以「平衡」為第一要義。由於各種食物均有「陰陽」
之分,自古以來,日本人始終貫徹雜食的原則,以保證「陰陽」的平衡。正是這種觀念,使
雜食成為日本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日本飲食文化的另一特色是「生」和「鮮」。按照日本人的觀念,新鮮的東西是營養最豐
富、體內所蘊含的生命力最旺盛的,任何生物的最佳食用期是它的新鮮期。日本人喜歡將食
物生吃,不僅生吃各種蔬菜和各種植物,而且生吃雞蛋,生吃魚,生吃肉。按照現代醫學的
觀點,新鮮有助於衛生,時鮮則有助於健康。因為,「時鮮」之際,生長激素最旺盛,營養價
值當然最高。日本人很久以前就已認識到這一點,在《萬葉集》中屢屢可見的食用「時令」
物的敘述,無疑就是一種證明。

      日本飲食文化的第三個特點是「追求造型美」。日本飲
食講究「藝術性」和「優雅感」。在日本的食品中,其名稱
與自然景物有關的約佔總數的一半以上,如松風、紅梅燒、
磯松、桃山、牡丹餅,以及州濱、時雨、越之雪、落雁,
等等。除了名稱以外,凡是到過日本的中國人或許都會感
覺到,日本的菜肴與其說是讓人飽口福,倒毋寧說是讓人
賞心悅目。最近幾十年,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在各個方面均
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其中最劇烈的變化莫過於日常飲食。

      今天的日本,隨著人們口味多樣化和西方文化的不斷影響,各種食品充斥市場,烹調方
式也各有千秋。從歐式麵包到速食麵,從麻婆豆腐到通心粉,從十六世紀傳自葡萄牙的「天
婦羅」(油炸食品)到十九世紀中葉一些離經叛道的醫科學生發明的「壽喜燒」(音譯「司蓋
亞蓋」,意為煎烤牛肉),從法式大菜到韓國燒烤,從麥當勞漢堡包、肯德基炸雞,到泰國、
印度小吃,應有盡有。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當今的日本已成為「世界食府」,它與日本多元的
民族文化特徵互為表裡。

                                                                        8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