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校長文章- 合併
P. 7
二、精熟(mastery)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udent-team-achievement division, 簡稱 STAD)
‧拼圖法第二代(Jugsaw-II)
‧相互教學(reciprocal teaching)
‧認知學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三、探究
‧團體探究法(group investigation)
‧共同學習法(learning together)
‧問題本位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學習共同體(learning community)
推動特色與方法
為了能普及到全國每一所國中至少一個領域實施分組合作學習,本計畫團隊全心投入,
思慮慎密,執行落實,包括:精心規畫辦理教師培訓工作坊,邀請學校以「社群」型態參與
本計畫;又延伸辦理回流工作坊,協助各校教師團隊在實踐過程中交流心得、相互支持,並
解決疑難;拍攝 9 部合作學習觀念解說與各領域運用不同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影帶,以協助
教師更具體了解分組合作學習的實際運作;建置專業諮詢團隊,及時到教學現場提供教師所
需的支持與協助等等。
此計畫由張新仁校長擔任總召集人,並成立駐區召集人,負責各地區試辦學校教師的諮
詢,提供輔導與支援,以落實分組合作學習理念(如圖 1)。並定期召開諮詢會議,已規劃完
善的推廣模式與檢視本計畫執行成效。此外,參與各縣市辦理的教務主任或校長增能研習,
協助推廣分組合作學習理念。(相關資訊可逕上 http://www.coop.ntue.edu.tw/index.php)
為落實「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及作法,於 101 學年度分區加辦 3 梯次分組合作學習「回
流工作坊」邀請試辦學校再度聚會,分享交流其在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或困難,並同樣
邀請諮詢委員與師培機構教授參與,以便能適時協助教師教學知能與輔導技巧,及提供試辦
學校所需資源。每場次約 50-100 人參與,各場次的師長們對於回流課程的安排及豐富性同
樣均感到同意及非常同意,顯示三梯次回流工作坊獲得教學實務教師的高度認同,活動極為
成功。
同時拍攝了「分組合作學習」教學影帶共分為四篇,分別為意義篇、技巧篇、策略篇及成功
案例篇。教學影帶內容清楚呈現分組合作學習理念及作法、各教學策略之流程、以及教師上
課實例。所有影片上傳至「分組合作學習網站」以利實施教師可隨時瀏覽及學習。
又為便於彙整試辦學校實施成果,及提倡無紙化,在「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整合平臺」上,
建置「分組合作學習社群家族」(網站 http://teachernet.moe.edu.tw/BLOG/Family/PublicFamily.a
spx),要求參與學校之實施成果相關資料(包括影片、照片、成果分析、社群開會紀錄等),
軍醫綠上傳至該校之「社群家族」。透過分組合作學習網站不僅可檢核試辦學校繳交情形,並
且藉由社群家族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可觀摩其他學校之實施成果,達到資訊互助及交流之
目的。
第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