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校長文章- 合併
P. 5
分組合作學習
改變課堂教學生態的希望工程
張新仁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長
「分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型態,是指兩個以上的人,透過彼此的互動與互助,以及
責任分擔,達成共同學習的目標。合作學習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提供學生主動思考、相
互討論或小組練習的機會,讓教學不再局限於老師的直接教導。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每位小
組成員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也要幫助同組的成員學習。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奠基於「自發」、「互動」、「共好」等理念,強調以學生學
習為主體,其教學實施要能改變課堂教學的生態,翻轉傳統以來偏重教師直接講述、學生被
動聽講的單向教學模式,轉而根據核心素養、學習內容、學習表現與學生差異性需求等,選
用多元且適合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探索者,積極參與學習,並學習同儕合作與互助。透過教學活動,發掘學生各自的優勢智能,
適性楊才,成就每一個孩子。
「分組合作學習」的推展,正是「改變課堂教學生態的希望工程」。過去四十多年來,「分
組合作學習」已經在國內外累積了無數的研究與實踐經驗,證明在「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增
進學習參與」、「強化同儕及師生互動品質」、「改善學習滿意度」及「提高學生學習成就」等
方面,都很有效的教學型態。因此,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自 101 學年度起,委託國立臺
北教育大學積極推動為期四年之「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推廣與實踐方案」,其主要有三個目的:
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全面啓動前,能普及到全國每一所國中至少一個領域實施分組合作
學習;二、發展適用於我國情景之分組合作學習模式;三、完成分組和學習影帶、教師手冊、
實施教學案例等資源,為十二年國教之教學正常化提供範例與方法。
為何要推動合作學習?
「分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型態,是指兩個以上的人,透過彼此的互動與互助,以及
責任分擔,達成共同學習的目標。合作學習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提供學生主動思考、相
互討論或小組練習的機會,讓教學不再侷限於老師的直接教導。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每位小
組成員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也要幫助同組的成員學習。所以,推動合作學習有三項主
要原因:
一、正確對待班級內學生差異
在常態編班下,各班級學生存在個別差異現象,部分學科學的學業成績呈現雙峰現象。
分組合作學習最常採用學生能力一直分組,便是運用學生差異,使不同特質的學生各盡所能,
各得其所,不僅能降低差異造成的不利影響,更可使學生得到適性發展。也就是尊重差異、
截長補短、互惠雙贏。
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