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P. 32
桌上常見的配菜,以白菜、蘿蔔、黃瓜等各
食材發酵而成,種類齊全而成為飯饌(반찬)。
韓國菜量大,小碟供應多,因此通常單人前
往可能被餐廳拒絕,單身族都會去街頭常見
的咖啡廳。另外飯後飲用少量咖啡也是韓國
的特色,餐廳自助式咖啡機很多。
佐料方面,多用麻油、醬油、鹽、蒜、
薑等,尤其大蒜的食用普遍。
烹調方面,由於受氣候影響,必須依季
節而有調整。冬天寒冷農作物不興,蔬菜難
以生長時必須仰賴泡菜、水泡菜、醬瓜等傳
統醃製菜,這些醃製菜通常在入冬前被佐以鹽巴、辣椒等塗抹再放在大甕中存放,現代後有
些醃製品改用玻璃罐擺在屋內。了解這些日常飲食之外還有多種的糕餅麥芽糖茶酒等飲食。
進了貯藏發酵食品的醬類、醬魚、泡菜等的發展,這
些特點讓韓國食物以營養價值和特別的味道而聞
名。
除食物特色外韓國飲食傳統習俗包括每天重複
的日常飲食,還會參加一生中必經的舉行儀式擺的食
品祈求豐年和豐漁,擺在豐年祭與豐漁祭食品是為了
祈禱部落平安而擺的部落祭食品還有悼念過世的人
而擺的祭祀食品。
此外韓國擺餐桌的特徵是所有飲食同時擺出。統
計數爲貧民三種,王族十二種等。擺餐桌根據麵條或
肉類而有所不同與中國和日本相比韓國飲食提供湯所以在韓國飯匙使用相當頻繁。
第三節 韓國飲食習俗與基礎菜餚介紹
壹、飲食習俗
韓國人的傳統飲食習俗除了舉行儀式擺的食品
祈求豐年和豐漁,祈禱部落平安,還有悼念過世的人
而擺的祭祀食品;同時也隨季節的不同利用當時的食
物做季節美食,這些季節美食風俗是協調人與自然的
智慧而形成的,在營養上也很科學,例如正月十五吃
核桃整年不會生瘡,這必定以補充所缺脂肪酸,有效
防止皮膚的潰爛、癬濕疹的科學說法為依據,而立春
吃春天的野菜既有迎春的感覺又能補充因過冬而缺
的維生素,可以說其飲食是根據當地地理氣候特點而
產的地區特產是由祖傳烹調法做出來的正宗民俗飲食。此看來在各地承接的歲時風俗通過儀
式以及生活習俗不僅具有當地文化的特點而且從營養來說也有很大意義。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