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103特色課程自編教材-動畫設計
P. 32
特色課程 動畫設計
影片 畫面比例即是螢幕的寬度和高度的比例。
畫面比例
早期家庭和劇院螢幕多以1.33:1為標準,在電腦螢幕上也很普遍使用,是歷
史最久的比例,因此分鏡表的畫面規格多為此。1.78:1寬螢幕漸成為標準,目前
的寬螢幕電視電腦等,即為這種比例。而1.85比例則是35mm電影膠捲的規格,在
戲院中播放的標準比例。2.35:1則專只使用panavison或cinemascope系統所拍攝
的影片,其實製作實際上已經是2.39:1,但在傳統上仍被稱為2.35:1。
分鏡 分鏡表的功能在明確地表達畫面給導演、構圖和原畫師,好讓製作有依據。
表格式 分鏡表所涵蓋的欄位主要有:場景、畫面、動作、對白、長度等欄位。有的表格
還會加上製作片名、公司名稱、集數、頁數、轉場、特效等。
取景 在開始繪製腳本前,我們先需了解一個故事是由許多的段落、場景和畫面所
組成。最基礎的單位是畫面,是指從某個角度所拍攝的畫面內容;簡單來說,就
是同一角度所拍攝單位是畫面,如果換了一個角度,那就是另一個畫面了,在場
景編號上需更新。場景則是指一連串的動作畫面,所發生的地點,也就是某一地
點所發生的故事。段落是最大的單位,他是由許多的場景所組成,一部影片是由
許多的段落所構成,例如開場可能是在教堂裡,最後結束是在墓園。
導演、編劇和腳本設計師對於影片的畫面需有一定的預視能力,因為他們必
須了解怎樣的畫面才能描述出氣氛和感情,而腳本設計師更是擔起這樣任務的靈
魂人物。腳本設計師需要去判斷怎樣的畫面取景能後讓觀眾感受最強、投入情緒
,怎樣的角度才能傳達角色的地位或處境,以及怎樣的畫面動態可以塑造緊張感
或連續感等,這些都是腳本設計需要去考量規劃的,下面逐一介紹基礎腳本設計
的各項技巧和原則。
取景 畫框內的場景、人物該如何安排,這些該在畫面佔多少的比例和尺寸?首先,
高度 我們需要知道溝通鏡頭遠近的基本語法,也就是畫面內的角色取景高度有哪些。
圖3-9顯示各種鏡頭遠近的取景高度和其專業的名稱,這些名稱和高度須牢記,因
為有這基礎後,才能正確地將分鏡取景描述出來,這也是製作團隊中的每個人在
溝通的共同語言。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