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P. 62
融機構,金融機構應積極主動,發揮金融專業所長,以清晰的商業模式回應民眾
需求。
以上述白皮書內容觀之,我國金融機構手機行動服務應有很大商業機會及發
展空間,惟目前仍侷限於查詢金融服務資訊、提供報價資訊及進行轉帳等金流交
易,其實民眾行動轉帳有跨行需求,以跨行網路ATM為例,自民國93年開辦,101
上半年交易筆數約1,268萬筆,100年約2,427萬筆,99年約2,214萬筆,98年約2,014
萬筆,近年來筆數年成長率約10%,年平均成長約200萬筆,早於100年單月跨行交
易量就已突破200萬筆,成為近年來最快速穩定成長的金流服務項目,因此行動跨
行轉帳將成為民眾生活的必備服務。此外,國內每個家庭每月動輒二、三十張帳
單,行動繳費亦屬基本需求,相較目前行動繳付帳單項目太少,因此整合350家金
融機構及近4,200家帳單業者,帳單項目最多、年度交易量突破6千1百萬筆的全國
性繳費(稅)平台,似乎更應該扮演積極的角色,在行動繳費方面提供民眾及國
內金融機構更便捷的服務。
除了行動轉帳、行動繳費外,在供應鏈體系方面則是未來重要發展趨勢,行
動服務在應用上可以強化交易夥伴間彼此的緊密合作關係,不論中心廠與其供應
商、代工廠或經銷商,上下游間流程予以電子行動化,將可減少許多傳統作業流
程,大幅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因此國內金融機構涵蓋金流服務的行動供應鏈,提
供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進行付款、轉帳、資金調撥及其相關M化服務,將有效提升
整體運作效率,穩固金融機構與企業間的關係,用以支援我國經濟發展。
客戶支付行為的電子化與行動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藉由雲端服務的便捷模
式,未來行動支付為核心的行動商務將陸續廣泛地拓展到高鐵、加油站、停車場、
賣場、超市、餐飲、育樂等領域,因應支付工具的多樣性,不論交通票證的小額
支付到購買機票、行動購物的遠端支付,交易行為從實體走向虛擬、從網路走向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