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P. 59
我對這個牌子上的詞句十分好奇,離開以前,將校名和地址都記了
下來,回家以後也立刻查出了校長的名字。我寄了一封信給他,問他
那個石牌上的話是什麼意思,我表示我願意再去他們學校一次。反正
我已退休,成天待在家裡也悶得發慌。
校長立刻打電話給我,於是,上個周末,我又去了這所國中。校長
應該算是中年人,我是在周六下午去的,學校裡有一些小孩子在玩
耍,就他一個老師,從他的校長室就可以看到那一大排黑板樹。
我第一個問題是「放牛班」,社會上對這個名詞的看法是被放棄的
一群孩子,現在,教育部已經不准有放牛班了,過去這所學校一定也
有過放牛班,但是為什麼放牛班的孩子如此感謝王老師呢?
校長說,在過去,這裡還算熱鬧,這所國中的人數也很多,有些孩
子程度很好,有些很差,放牛班也就應運而生,幾乎沒有老師肯教放
牛班,因為這些孩子無論上什麼課,都沒有興趣,不是胡鬧,就是睡
覺。
學校從來不在意放牛班學生的程度,反正他們都不能升入好的高
中,學校只要盯緊幾位功課好的同學,給他們各種惡補,使他們能夠
應付高中入學考試。如果真有人考上了某一個明星高中,學校門口就
會有大紅布條高高掛,寫上學生的姓名和他被錄取的高中。
當時,學校裡有一位王老師,別人都不肯教放牛班,他卻偏偏搶著
教,而他也的確教得很好。最難得的是他樂在其中,有人說,「得天
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樂乎」,他的看法顯然是「得天下落後孩子而教
之,不亦樂乎」。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