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P. 13
比率最低。一年後再分析大學生成癮狀況,發現使用網路來忘憂增趣
與解禁慾望的學生,與網路成癮有高度正相關。
柯慧貞指出,具有自戀、反社會與邊緣性格者,比一般人更想利用
網路活動,來進行角色扮演,解禁並發洩現實生活中未能順遂的慾
望。其中邊緣性性格障礙者人數較多,性格特質為神經質高、敵意高、
內心常覺得無聊、空虛,對自己的未來、自己是誰也常感迷惑,在不
同場合可能表現出不一樣角色,他們玩角色扮演電玩或線上遊戲,可
以滿足其特性,但長期沉溺反而會加重症狀。
柯慧貞擔憂,不好的網路使用動機會成癮,尤其是現實生活中不易
獲得滿足的慾望,在虛擬世界中獲得高度滿足後,就有可能因此成
癮。當網路成癮後,可能會增加「妄想意識」,甚至有「脫離現實」
的狀態。若經常把現實與虛擬生活搞混,很可能已經網路成癮。
有一次,蘇格拉底的一位門生匆匆忙忙地跑來找蘇格拉底,邊喘氣邊興奮
地說:「告訴你一件事你絕對想像不到的...」
等一下!蘇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你告訴我的話,用三個篩子過濾過
了嗎?他的學生察覺情況不妙,不解地搖了搖頭。
蘇格拉底繼續說:「當你要告訴別人一件事時,至少應該用三個篩子過濾
一遍!第一個篩子叫做真實,你要告訴我的事是真實的嗎?」
「我是從街上聽來的,大家都這麼說,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就應該用你的第二個篩子去檢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應該是善意
的,你要告訴我的事是善意的嗎?」「不,正好相反。」學生羞愧地低頭。
蘇格拉底不厭煩地繼續說:「那麼我們再用第三個篩子檢查看看,你這麼
急著要告訴我的事,是重要的嗎?」「並不是很重要...」
蘇格拉底打斷了他的話:「既然這個消息並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
不知道它是真是假的,你又何必說呢?說了也只會造成我們兩個人的困擾罷
了。」
蘇格拉底曾說:「不要聽信搬弄是非的人或誹謗者的話,因為他不會是出
自善意告訴你的,它既會揭發別人的隱私,當然也會同樣地對待你。」
因此,他訂出了說話前的三個篩子,不做始作俑者,當然也不要受人利用
成了是非的傳播者。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