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P. 17
解答 C
解析 這首歌謠本意為「禍福自取」,在此漁父勸屈原不要堅持己見,若是江水清澈,則可拿來
洗帽帶;江水汙濁,則可以拿來洗腳,故選(C)。與世推移:隨世俗轉移、變化。意同「同
流合汙」、「隨波逐流」、「和光同塵」等
( )8.請判斷下列各項文句的發話者語氣說明,何者敘述錯誤? (A)〈漁父〉:「子非三閭大
夫與?何故至於斯?」,表達驚訝而難以置信 (B)〈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
之汶汶者乎?」,表達責備和惋惜 (C)〈項脊軒志〉:「人知之者,其謂與埳井之蛙何
異?」,語帶自嘲和自許 (D)〈燭之武退秦師〉:「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
能為也已。」,語帶推辭及埋怨
解答 B
解析 (B)以激問口吻,表達堅定自許
( )9.屈原為何會「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地行吟澤畔? (A)孤單落寞,無人陪伴 (B)身
體孱弱,久病纏身 (C)國家覆亡,心情鬱悶 (D)忠而被黜,抑鬱寡歡
解答 D
解析 (D)懷王聽信讒言,屈原遭受斥逐,被流放至漢北
( )10.以下哪一段詩句,與屈原被放逐的心情最為接近? (A)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
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B)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C)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
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D)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解答 D
解析 指「思君」之情 (A)思鄉之詩。語譯:住在太原(并州)已經十年之久了,心裡一直想
著回到故鄉咸陽。等到有一天渡過桑乾河,此時才意識到自己早已把太原(并州)當作故
鄉了。賈島〈渡桑乾〉 (B)男女情詩。語譯:兩人相聚時如膠似漆,但當面臨離別時,
卻如無情般令人痛苦,心中覺得酒筵上要展露歡笑,卻因內心沉重,無法發出聲音。桌上
的蠟燭有心,它還會像人一般,流露依依惜別之情,你沒看見點點滴滴的蠟淚,就像替我
們的離別而流淚,直到天明方止。杜牧〈贈別〉 (C)懷古詩。語譯:朱雀橋邊長滿叢生
的野草野花,烏衣巷口只見夕陽西斜,從前在顯貴的王家謝家堂前築巢的燕子,如今都已
飛入了普通的百姓家中。劉禹錫〈烏衣巷〉 (D)思君之詩。語譯:三座山的峰巒高聳雲
霄,白鷺洲將秦淮河一分為二。浮雲總是遮蔽白日的光輝,登高不見長安,不禁使我的心
中發愁。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 )11.古人行文,往往藉文章而見個人人格的投射,下列何者配對不正確? (A)滄浪之水
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屈原 (B)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陶淵明 (C)西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柳宗元 (D)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解答 A
解析 (A)漁父的生活態度。屈原〈漁父〉 (B)陶淵明〈桃花源記〉 (C)柳宗元〈始得西山
宴遊記〉 (D)范仲淹〈岳陽樓記〉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