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P. 22

( )15.下列「 」中的文句,何者並非倒裝句? (A)「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赤
                 壁賦〉) (B)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大同與小康〉) (C)「授
                 以斧」,使隨眾採樵(〈勞山道士〉) (D)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廉恥〉)
                                                                                                                      解答 A

    解析 (B)丘未逮之也 (C)以斧授之 (D)己行有恥

閱讀測驗

      人到了中年以後,心情由絢燦趨於平淡,本來都會傾向山水田園。可是生為一個忙碌的現代人,
既無時間尋幽探勝,更不可能遁跡深山;倒不如安之若命地在現實生活中追尋一些那位文友所謂的「俗
願」,亦未始不可以充實一下心靈。否則居魏闕而思江湖,心情反而不能平靜。杜甫雖然謳歌「在山
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他自己並不甘心做個「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因為他既有「致
君堯 舜上,再使風俗馴」的大願,也有「但願我與汝,終老不相離」的小願。人若沒有了願,就沒
有了熱誠,也失去了生活的情趣,恐怕連山水田園之樂,都不能體會了。(琦君 方寸田園)
( )(1)「杜甫雖然謳歌『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此語意謂杜甫: (A)強調內修 (B)進
退得宜 (C)崇尚隱逸 (D)懷才不遇
( )(2)「居魏闕而思江湖」意謂: (A)一心二用 (B)在官盼隱 (C)懷才待用 (D)居官愛
民
( )(3)「他自己並不甘心做個『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意謂: (A)恬淡自守,
卻頗有思用之心 (B)身居顯宦,而有高處不勝寒之慨 (C)身家窮寒,而歎富貴之無常 (D)讒謗
纏身,而恥尸位素餐
( )(4)「致君堯 舜上,再使風俗馴。」前句意謂: (A)輔佐君王使他比堯 舜更為賢明 (B)
願獻身於賢如堯 舜的君上 (C)轉達心意於國君,願為聖君所拔擢 (D)上書君上,諫其仿效堯 舜
的仁政
( )(5)本文的主旨在說明: (A)生命的熱誠是成功的要件 (B)人生終歸要化絢燦為平淡
(C)忙碌的生活中少不了要尋幽探勝 (D)在現實的生活中也可以滿足心靈的需求

                                                                      解答 (1)C;(2)B;(3)A;(4)A;(5)D

                                                                   - 19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