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P. 15

瞻念蜀漢前程,心中獨自悵然心焦。彌留之際的他,已再也沒有力氣
吐露心聲了!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當日,54 歲的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軍中。
部將楊儀,根據諸葛亮生前部署,率軍撤退。司馬懿揮師緊迫。姜維
命令楊儀調轉軍隊,戰旗朝魏軍方向布開,戰鼓咚咚,擺出了進攻魏
軍的架勢。司馬懿一望蜀軍布下的陣勢,心想,這必是諸葛亮又一計
謀。百姓告訴我他死了,莫非這是諸葛亮的誑騙之策?

   司馬懿連忙收兵退卻。楊儀罷陣離開。於是,百姓盛傳一句民諺:
「死諸葛誑走活仲達(司馬懿字)。」司馬懿聽了民間諺語,頹喪而
又無奈地笑道:「我能預料到活著的諸葛亮的行為節度,卻不能預知
死後諸葛亮的偉略奇謀啊!」司馬懿巡視了諸葛亮的營壘布局,由衷
地感佩自己的這位對手道:「天下奇才啊!」等到司馬懿再揮兵急追
時,已不見了蜀軍蹤影。直追到赤岸,只得無功而返。

   諸葛亮生前,曾上表稟奏後主劉禪:「(我家中)成都有桑樹 800
棵,瘠薄的田地 15 頃,足夠孩子們的衣食用度了。至於臣赴任在外,
並不曾私自經營積蓄,身上穿的,口中吃的,全都依賴國家。如果臣
一旦死去,家中不會有多餘的衣物布帛,外面也不會有因公贏利的產
業財貨。」

   諸葛亮清廉如此!諸葛亮晚年得子,名諸葛瞻。父親故世時,他才
8 歲。炎興元年(紀元 263 年),曹魏徵西將軍鄧艾,自陰平出征,
討伐蜀漢。鄧艾行軍七百里崇山峻嶺間,遇山險鑿開道路,逢溪谷斬
木搭橋,一路艱險,糧草眼看不支,已瀕臨於絕境。鄧艾置生死於不
顧,在險象環生的行軍途中,用毛氈裹上自己的身體,從山峰頂順勢
滾落而下,將士們得其感召,攀緣著山崖上的樹木籐蔓,前扯後拉,

                                                             1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