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P. 19

(4)強國的思維  ◎(洪蘭:大學教授)

   日前,在一個餐會上聽到一位大學校長說,他們學校想把在地的一
所高中納入成為附屬中學,一方面教育系的學生有地方去實習,一方
面也提升該高中的品質。這本是美事一樁,校長搖頭說,想不到反對
的竟是他自己的學生代表。他們質疑高中的資源少,納進來會吃掉大
學的資源,影響他們的權益。

   我聽了很驚訝,我們都知道只有大家都有錢了,你才能安心享受你
的財富,唯有利他的自利,才能保障你的自利。如果只想到自利,不
考慮利他,你的自利會不安穩。在貧富懸殊的社會裡,很多有錢人不
敢出門,出門必要保鏢,因為別人會覬覦你的財富,會來搶、會來偷,
連覺都睡不安穩,像這種日子即使錢再多也過得不自在,因為失去了
最寶貴的行動自由。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滿目瘡痍,美國的國務卿喬治.馬歇爾
提出一個美援法案,幫助歐洲經濟復甦。當時美國國內,也有人反對:
我們辛苦賺的錢為什麼要白白拿去送給歐洲人?但是杜魯門總統看
到了除非歐洲經濟復興,人民有購買力,不然,美國製造的產品賣不
出去,它反而會拖跨美國的經濟。歷史證明杜魯門和馬歇爾是有遠見
的政治家,美援使美國在六十年代,變成世界第一富強的國家。

   大學的資源其實在師生的腦力,圖書設備和實驗儀器上,這些都不
會因使用而減少。腦力最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東西,它不會因用了
就變少,反而越用越靈光,點子越多,創意越強;圖書館的書也不會
因為有人看而少一頁。開放校園給高中生只會幫助高中生更提升他們
的眼界,使大學以後收到更好的學生而已。

15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