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P. 10

與你們沒有關係。今天是最後一天,我還是要好好的酬謝你們。」於
是她拿好酒好菜款待工人。工人得知寡婦是賣掉金釵換來酒肉答謝他
們,都覺得非常感激又有些歉意。於是私下商議要免費幫寡婦多掘三
天,看能不能掘出鹽水來,如果再沒有鹽水出來那也就沒有辦法了,
至少能對得起寡婦的這一片心意。於是他們告知寡婦,第二天又開始
工作。沒想到,連掘了兩天依舊沒有鹽水,井卻是越掘越深了。

   到了第三天,工人們雖不抱有什麼希望了,可仍是守著自己的諾言
想做完最後一天。他們挖著挖著,突然,鹽水噴了出來!工人和寡婦
真是喜出望外,相互祝賀。而這口鹽井因為掘得很深,出的鹽量也非
常大,成了當地出鹽最多的鹽井,從此寡婦和家人再也不愁吃穿,靠
著這口鹽井過著富足的生活。

   有一位名士叫樂廣,他善於談論,卻不擅長寫作。他想辭去河南尹的官職,卻
不知該如何把辭呈寫得合情合理,讓皇上讀了後能批准他的請辭。

   與他同時代有位叫潘嶽的甚有文彩,梁代鐘嶸的《詩品》將他的作品列為上品,
並有“陸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贊語。於是樂廣就請潘嶽為他代書。

   潘嶽說:我得知道你的想法,方能動筆。 樂廣就向潘嶽講了二百句,表述了
自己的志願。潘嶽極盡能事,成就了這篇辭職書。潘岳也因此而成“名筆”。

   當時的人都說:若廣不假嶽之筆,嶽不取廣之旨,無以成斯美也。
也就是說,如果樂廣不借潘嶽之筆,而潘嶽不取樂廣的意旨,也就不會有這樣的
美文問世。

   後世多以“潘文樂旨”來比喻好文章的文辭與意旨。其實這則成語故事也告訴
我們,不同的人所擅長的領域不同,如果能相互形成最佳配合,相信會無事不成
的。

   一位哲人說過:你的心態就是你的主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
遭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卻可以改變自己。其實,人
與人之間並無太大的區別,真正的區別在於心態。所以,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
取決於他的心態。

   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不可能處處是逆境;人生有巔峰也有谷底,不可能處處
是谷底。因為順境或巔峰而趾高氣揚,因為逆境或低谷而垂頭喪氣,都是淺薄的
人生。面對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氣,那麼你注定永遠是個弱者。

                                                              6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