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P. 41

十、綜合實驗應用

實驗目的:
實驗至此項,學生對於太陽電池發電之基本實務運用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經由
前幾個直接太陽電池發電之結果,對照本實驗加入電腦端監測程式、小型迴路負
載測詴,讓學生在整個太陽光電系統上有最直接的實驗體會。
實驗設備:

教具箱、負載實驗點、日射計、三用電表、分貝計、照度計、風量計
實驗架構:
本實驗所耗時間可能長達四小時,結合教具箱與負載實驗點對太陽電池、蓄電池
作一閉迴路的耗電性測詴,同時利用教具箱內之 RS-485 連接電腦,開啟監測程
式,藉由光電效應與負載耗能的迴路循環以質量不滅定理的思考模式計算出各設
備的耗能與呼應獨立型太陽光電系統的運用週期
在太陽電池控制器,控制模式的交互運用使太陽電池發電後的電力經過控制器之
控制程序轉充至蓄電池內,間接推動負載實驗點內的設備,讓學生藉由數據的分
析得到穩壓的效應。
實驗步驟:
1. 將教具箱置於戶外陽光直接照射處,或直接取一白熾燈組,照射太陽電池
2. 操作控制器上的控制鈕模式將蓄電池放電功能關閉。
3. 使用三用電表;將量棒插入教具箱上主控輸入的香蕉接頭,是否有電壓輸出

      顯示,以確定當下電壓為直接由 PV 端輸出。
4. 紅、黑香蕉接頭分別對應連接 PV 端輸出與負載實驗點上的紅、黑接頭設備。
5. 檢視教具箱上電壓、電流數據,輔以三用電表、各量計的數據檢測紀錄。
6. 操作控制器上的控制鈕模式將蓄電池放電功能開啟。
7. 使用三用電表;將量棒插入教具箱上主控輸入的香蕉接頭,是否有電壓輸出

      顯示,以確定當下電壓為直接由蓄電池主控端輸出。
8. 紅、黑香蕉接頭分別對應連接 PV 端輸出與負載實驗點上的紅、黑接頭設備。
9. 檢視教具箱上電壓、電流數據,輔以三用電表、各量計的數據檢測紀錄。
結論:
經過長時間反覆的發電與耗能測詴,太陽電池的發電效益與蓄電池在輸出電力的
效益帄衡點在哪一種模式的控制呢,各類型設備的耗能之於太陽電池或是蓄電池
的運用,哪一個發電設備可使耗能設備的壽命更久呢,本單元的實驗為使學生充
分了解發電設備、耗電設備的交互關係,在現今替代能源的應用下,如何才能讓
電力供需帄衡達到最佳應用的境界,也是目前我們汲汲研究、思索的課題。

                                                  39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