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P. 85
很好,現在,讓我們來作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
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
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
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
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大爭第一。她一直都是這樣教育我們,也是這樣
做的。在我們家裡,你想要什麼好東西都要通過比賽來贏得,這很公
平,你想要什麼、想要多少,就必須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價!推動
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你可以教
他說第一句謊言,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永遠努力爭第一的人。
美國一個研究「成功」的機構,曾經長期追蹤一百個年輕人,直到他們年滿
六十五歲。結果發現:只有一個人很富有,其中有五個人有經濟保障,剩下九
十四人情況不太好。這九十四個人之所以晚年拮据,並非年輕時努力不夠,主
要因為沒有選定清晰的目標。
松樹毛蟲集體吐絲在松樹上結網為巢。每當黃昏時刻牠們就傾巢而出,列隊
爬過樹幹,去吃那些充滿汁液的松葉。這些毛蟲在走動時,有一種互相跟隨的
本能,頭頭走在前面,後面緊跟著一條條的毛蟲,秩序井然蜿蜒而行。走在前
面的頭頭,一邊爬行,一邊不斷地吐出一條絲。不管牠走到哪裡,絲就吐到哪
裡,其吐絲鋪路的目的,就是不論走多遠,都能順著絲路回巢,而不會迷路。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曾對松樹毛蟲做了一項實驗。他把一隊的毛蟲引到一個
高大的花盆上,等全隊的毛蟲爬上花盆邊緣形成圓圈時,法布爾就用布將花盆
上四周的絲擦掉,僅留下花盆邊緣上的絲,並在花盆中央放了一些松葉。松樹
毛蟲開始繞著花盆邊緣走,一隻接一隻盲目地走,一圈又一圈重複地走,牠們
認為只要有絲路在,就不會迷路。如此走了十天七夜,根本不知道距離幾公分
處有豐富的食物,最後終因飢餓而力竭身亡。
許多人跟松樹毛蟲一樣,只會盲目地過日子。他們按照既定的窠臼,每天懵
懵懂懂地過日子,如果問他為何如此做,他會說「大家都是這麼做嘛」。一個
沒有目標的人,就像一艘沒有羅盤的船隻,迷迷茫茫,隨風飄蕩,非但到不了
彼岸,而且極易觸礁而亡。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