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P. 28

(7)鳳飛飛留給演藝圈的省思  ◎(聯合報)

   鳳飛飛選擇用最靜默的方式告別人世、告別歌迷,卻觸發了廣大的
社會漣漪,引起了不同世代民眾對那個年代美好記憶的深遠懷念。近
幾年因為政治爭擾與藍綠對峙,台灣所謂「社會的集體記憶」似乎已
逐漸風化消蝕;而鳳飛飛的驟逝能勾起民眾如此強烈的共同追憶,說
明歌聲和人格典範的驚人力量。

   作為一名出身鄉下的少女,她竭力爭取機會展現自己天賦的歌喉;
作為一名成功的藝人,她用聲音來詮釋時代、召喚聽眾、創造自己的
風格;作為一個退隱的藝人,她相夫教子、愛惜羽毛、珍重歌迷。在
面對人生的最後一刻,她選擇不驚擾至愛的親人和歌迷,跳脫所有世
俗禮儀的羈絆,作了一次靜默的完美告別。

   鳳飛飛選擇以如此奇特的方式告別塵世,在死後四十多天歸葬故鄉
後才由律師公開其死訊,可見她的細膩、體貼與周到,也證明這位「國
民歌后」比人們想像的更獨特、更脫俗、更有見識。鳳飛飛留在歌迷
心中的形象,也將跳過她的病容,永遠定格在她盛年成熟、親切、愉
悅中偶帶憂傷的模樣。

   耐人尋味的是,鳳飛飛過世的消息傳出,瞬間掃掉了一周前台灣社
會正為 Makiyo 一行毆人事件爭辯的怒氣與煩躁。兩相對照,不僅藝
人角色高下立判,也反射出當下台灣演藝圈日漸頹敗的文化,值得深
思。 Makiyo 的重量自不足以和鳳飛飛相提並論,Ma 幫中幾個女孩都
是年紀輕輕出道不久的通告藝人,行徑卻如此囂張,喝酒、鬧事、說
謊、乃至毆傷他人而毫無悔意,這不正是近年整個演藝圈文化、教養
和價值墮落的結果嗎?在綜藝節目上,各路藝人不僅爭相炫耀自己的
酒膽酒量,還競以誇耀酒後鬧事醜態為樂;在這樣的氣氛感染下,藝
人自恃舞台身分在街頭鬥毆逞凶,如何會有愧疚感?

                                                             24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