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P. 43
然一吃吃了一百多年,那樣無骨、無刺、糊里糊塗地吃掉了我們的海
洋生機。
日本人發明魩仔魚雙拖網後,很快的,日本漁業當局瞭解這是一種
嚴重破壞沿岸漁類資源的不當作業,因此日本早已停止使用魩仔魚雙
拖網作業。台灣在 1977 年間大量從日本引進他們已經禁止使用的漁
具及捕撈技術,並在我們的沿岸海域如火如荼地大肆捕撈;並且,還
將魩仔魚大量外銷到日本。從沿岸漁撈統計資料不難解讀,自 1977
年後,我們的沿岸漁獲量直線下墜,從此,台灣沿海再也沒有春天。
魩仔魚雙拖網作業效率高,撈獲量大,最終的網袋網目僅 1.4mm,
差不多就是我們家裡紗窗網目的大小。研究報告清楚指出,自 1977
年後,台灣沿岸漁村已經起了生態性的變化 --- 1.沿岸漁場消失 2.
沿岸漁村經濟衰退 3.漁民間因資源掠奪性漁法的介入而糾紛不斷 4.
捕不到魚,漁民無以為生終至鋌而走險走私危禁品戕害台灣社會。
理由十分充分,證據也十分明顯,我們沒有道理放任這樣嚴重傷害
海域資源的漁撈行為繼續下去。
如果還想看到沿海魚群跳躍,還想繼續有魚可捕的話,我們必需有
所覺悟及有所抉擇: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橫霸地姿態大小通吃、糊里
糊塗的吃。況且,把那樣出生不久,彷彿還在吃奶嘴的小魚苗像吃米
粉一樣的扒著吃,確實有失我們所以為一個人、為一個海洋國家子民
的基本風度。消費者有絕對力量來影響生產者的方向,拒吃魩仔魚,
讓我們展現對鄉土的大愛。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