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P. 28

二、太陽電池 效益分析實驗

實驗目的:
使學生了解影響太陽能板發電效益的外在因素與增加防護措施後的效果,透過本
實驗激發學生在此部分的創意與想法。
實驗設備:
教具箱本體、黑布、膠帶、黏土、泥巴、水、有機溶劑、調光型白熾燈泡(40W
以上)組合、日射計。
實驗架構:
以本教具箱上之太陽電池為主要實驗對象,利用戶外太陽光的照射強度或是一般
白熾燈泡照射,分別測詴以、黑布、膠帶、黏土、泥巴等大自然外在的素材遮住
太陽電池的部分位置,由教具上之直流電壓、電流表觀察其所得之發電數據有何
不同,後再分別以水、有機溶劑擦拭清潔太陽電池表面髒污處,由教具上之直流
電壓、電流表觀察其所得之發電數據有何不同。
實驗步驟:
1. 將黑布、膠帶分別貼黏於太陽電池的上、下、左、右、中,處一所貼合的面

    積與時間來分別紀錄電壓、電流表上數據。
2. 將黏土、泥巴等大自然外在的素材分別貼黏於太陽電池的上、下、左、右、

    中,處一所貼合的面積與時間來分別紀錄電壓、電流表上數據。
3. 分別以水擦拭清潔太陽電池表面髒污處,由教具上之直流電壓、電流表觀察

    其所得之發電數據有何不同。
4. 分別以有機溶劑擦拭清潔太陽電池表面髒污處,由教具上之直流電壓、電流

    表觀察其所得之發電數據有何不同。
5. 相互對應:何種素材沾附在太陽電池上,對於太陽電池發電效益影響最大。
6. 相互對應:以何種素材清潔太陽電池,對於太陽電池發電效益影響最大。
7. 思索:綜合實驗一與本實驗的結論,提升太陽電池的發電效益有那些途徑。

    共同討論以及設計實驗結果紀錄表格,於不同時間、不同位置以及阻隔部分
    電池面積所得到的發電數據,其之間的對應關係,並撰寫一篇太陽電池發電
    狀態分析與討論之心得。
8. 此部分實驗具有相對危險性!請特別注意陽光照射時間以 3 分鐘為限,同時
    需有專人在旁觀察監測,以避免因電池電組過高而造成起火或是小型爆炸。
結論:
在前一項的狀態下,用光照度計檢測光照強度,與數位電壓表上顯示的電壓進行
比對,可測得一組“光照/電壓”相關性對照資料,通過資料可看出太陽能光伏
板能量轉換原理,以及計算光照/電壓轉換效率。

                                                  26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