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P. 5

(1)氣 壯 山 河  ◎(歷史典故)

   南宋大臣趙鼎出身貧寒,四歲就失去父親,在母親撫養和教育下成
長。他二十一歲時考中進士,當官時敢於批評權貴,受到宰相吳敏賞
識,被調到都城開封任職。 1125 年冬,北方的金國出兵南侵。次年
秋攻陷太原,嚴重地威脅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欽宗驚慌失
措,趕緊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

   一些貪生怕死的大臣,主張割讓土地向金國求和。趙鼎與這些大臣
的看法不同。他說:祖先留下來的國土,怎能拱手送給別人?希望陛
下千萬不要考慮這種意見!可是,欽宗非常懼伯金兵,決心屈膝投
降,把大好山河割讓。金軍使者來談判時,要求把黃河以北的土地全
部割讓給金國,欽宗不敢違抗,竟答應了金軍提出的要求。但是,金
國皇帝並不滿足,他們命令部隊繼續南下。年底,金兵抵達開封城下。

   膽小如鼠的欽宗不等金軍攻破,就親自到金軍營中乞求投降。金兵
統帥扣留了欽宗,讓部下進城掠奪,然後把欽宗和他的父親徽宗當作
俘虜,連同搜刮到的大量金銀財寶,一起返回金國。北宋王朝就此滅
亡。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恥(欽宗年號靖康)。

   不久,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在南京建立了南末王朝,史稱宋高祖。
宋高祖即位初期,起用了一批嶽飛等主戰派的大臣,趙鼎也在其中。
曾經擔任過宰相的秦檜,是主和派的頭目,因結黨專權而被罷職。趙
鼎對他很警惕,曾經向人表示過,此人如果得志,我們就沒有立足之
地。 不料,後來秦檜又一次被任命為宰相。他知道高宗只想偏安江
南而不真心抗金,便竭力唆使高宗與全國講和。趙鼎對他自然就反
對。於是,秦檜經常在高宗面前說趙鼎的壞話,使高宗對他逐漸失去
信任。後來,高宗終於將他貶到外地去當官。

                                                              1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