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P. 28
高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補充教材
國文 第五冊 第七課 典論論文
( )1.下列「 」中的字詞,何者涵義相近? (A)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望其項
背 (B)「俛首」驟入:昂首 (C)妻「揶揄」之,王慚忿,罵老道士之無良而已:滑
稽 (D)勿「逡巡」:馳騁
解答 A
解析 (A)才能不分上下/程度與之接近 (B)低頭/抬頭 (C)譏笑嘲弄/詼諧有趣的言
語、動作 (D)遲疑、徘徊不進/騎馬奔馳
( )2.下列構詞方式,何者與「向聲背實」相同? (A)去國懷鄉 (B)纖腰秀項 (C)志慮
忠純 (D)風雪嚴寒
解答 A
解析 (A)動詞、名詞、動詞、名詞。范仲淹〈岳陽樓記〉 (B)形容詞、名詞、形容詞、名詞
(C)名詞、名詞、形容詞、形容詞。諸葛亮〈出師表〉 (D)動詞、動詞、副詞、形容詞。
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 )3.「伯仲之間」可替換為哪一個成語? (A)雲泥之間 (B)大相逕庭 (C)南轅北轍
(D)一時瑜亮
解答 D
解析 (A)指差異甚大 (B)指差異甚大 (C)指差異甚大
( )4.下列典故,何者與「三曹」無關? (A)小時了了 (B)代人捉刀 (C)才高八斗 (D)
望梅止渴
解答 A
解析 (A)孔融 (B)曹操 (C)曹植 (D)曹操
( )5.寫作文章,有時會把兩種相對或相反的事物、觀念對列起來,兩相比較,相互襯托,而
使要表達的意義更為明顯。下列《典論‧論文》中的文句,何者應用了這種表達方式?
(A)奏議宜雅,書論宜理 (B)曲度雖均,節奏同檢 (C)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
致 (D)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
解答 D
解析 (A)類疊 (B)對偶 (C)無修辭 (D)映襯
( )6.下列文句所使用的修辭,何者與「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
務,不以康樂而加思」相同? (A)仙仙乎!而還乎?而幽我於廣寒乎 (B)蓋將自其
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C)惟江
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D)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解答 C
解析 (A)「廣寒」代指「月宮」 (B)映襯。蘇軾〈赤壁賦〉 (C)錯綜(交蹉語次)。蘇軾
〈赤壁賦〉 (D)排比、譬喻。荀子〈勸學〉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