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P. 11
( )4.文章寫作時,常常會使用譬喻或轉化的手法將抽象的聲音具象化,希望能引發讀者
的聯想與共鳴。下列選項中,何者並未使用這樣的方式,僅僅只是單純聽覺的摹寫?
(A)蟬聲是一陣襲人的浪,不小心掉進小孩子的心湖,於是湖心拋出千萬圈漣漪如
千萬條繩子
(B)蟬,高據樹梢,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那蟬聲在晨光朦朧之中分外輕逸,
似遠似近,又似有似無
(C)而管管、辛鬱的引吭高歌/每一句都有血絲
(D)彷彿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一出之後,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
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
答案:(1)B;(2)C;(3)B;(4)B
蘇軾《朝雲詩》1
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絡秀不同老,天女維摩總解禪。
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因緣。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陽雲雨仙。
蘇軾《朝雲詩》2
白髮蒼顏,正是維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礙?
朱唇著點,更夏文生采。
這些個千生萬生,只在好事心腸,著人情態。
閒跑下斂雲凝黛。明朝端午,待學紉蘭為佩。
尋一首好詩,要書群帶。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
一日一月一年一世 情
一花一葉一草一木 心
一透一徹一覺一悟 道
一明一白一知一見 地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