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P. 28
三:選擇
( )1.下列「 」中的字音,何者正確?
(A)俯不「怍」於人:ㄓㄚˋ (B)數「罟」:ㄨㄤˇ
(C)棄甲「曳」兵:一ˋ (D)不入「洿」池:ㄎㄨㄚ
( )2.「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是指?
(A)道德實踐的快樂 (B)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快樂
(C)教育學習的快樂 (D)富貴榮華的快樂
( )3.「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意謂:
(A)梁惠王認為自己施政不佳
(B)梁惠王不知如何做好國政
(C) 梁惠王比較各國施政後,認為自己相當用心於國政
(D) 梁惠王決定效法鄰國國君專注於國政
( )4.下列「 」中,何者解釋有誤:
(A)「填然」:戰鼓聲響起 (B)「直」不百步耳:簡直
(C)「兵刃既接」:指兩軍交鋒 (D)「喪死」:為死者送喪
( )5.依〈王道之始〉一章判斷,當時魏國人民不增多的根本原因何在?
(A) 鄰國侵略(B) 連年饑荒 (C) 魏王好戰 (D)鬼神作祟
( )6.〈王道之始〉一章,孟子認為君王首要應為人民解決什麼問題?
(A)民族問題 (B)民生問題 (C)民權問題 (D)民怨問題
( )7.〈王道之始〉一章的中心論點何在?
(A)富國強兵 (B)敦睦邦交 (C)實行仁政 (D)發達農業
( )8.從本課三章可知,下列何者不是孟子的教育主張?
(A)道德教育 (B)菁英教育(C)先富後教 (D)法治教育
( )9.下列各選項敘述,何者做不到永續經營?
(A)月攘一雞 (B) 不違農時 (C)數罟不入洿池(D)斧斤以時入山林
( )10.〈攘雞〉一章,孟子認為政令有誤應該如何:
(A)先減輕,來年再停止 (B)依照輕重緩急來減輕
(C)依照輕重緩急來停止 (D)立刻停止,不可藉故遲延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