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P. 39
我在考試時,嫌那個方法麻煩,竟異想天開在不到一小時中發明了用幾何作圓,利用切線的關
係,很容易找出答案來。那一次考試,我又是很得意,卻沒有想到這一題竟然得了零分,老師說我
不會微分。而這個幾何方法呢?一定是從別處抄來的。於是我在小學時所受的委屈心理又為之再版
一次。
時光如流水似的過去了,我在美國當教授了,遇到又一次類似的事件,不過我扮演的不是學生
了,而是對方的角色。
有一個美國學生提出一篇學期論文,當作期末考試。我翻來覆去的看他這篇論文,不僅是風格
清新,而且創意滿紙,令人不能相信是一大學生之作。
我很自然的懷疑他是從什麼地方抄來的。問題就這麼極端:如果是抄來的,只有給不及格;如
果不是抄來的,那就太好了。我到圖書館查了兩天最新到的期刊,看看有無類似的東西,不得要領,
於是請教一位同事,問他該怎麼辦!
我這位同事對我所提出的問題,倒顯得有些驚異。他說:「如果你不能查出你學生是抄來的,你
就不能說他是抄來的。你的學生並沒有義務去證明他不是抄來的,這是羅馬法的精神;文明與野蠻
的分際,就在這麼細微的差別上。我覺得這是常識,你卻覺得這是個問題,好奇怪!」
聽了這一番教訓後,我倒沒有什麼慚愧的感覺,而是想起中國文化中好多好多莫須有與想當然
的故事。(陳之藩 莫須有與想當然)
( )(1)本篇文字的主旨是: (A)西方國家採用羅馬法的精神處事的好處 (B)誤會總是不斷
重演,即使面貌稍有不同 (C)「媳婦熬成婆」後,往往帶著報復的心態 (D)武斷臆測、不主動
求證的處事方式是不文明的
( )(2)從本文的主旨看來,作者兩次被冤枉抄襲做假的根本原因為何? (A)作者的表現太好
(B)作者平時表現太差 (C)作者不擅為自己辯白 (D)武斷臆測的習性作祟
( )(3)作者的同事在文中提到「羅馬法」的精神是: (A)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B)任何法
律與道德相牴觸者無效 (C)認定他人犯罪時,自己要先舉證 (D)嫌疑犯要能自行舉證,才能洗
刷清白
( )(4)依據作者同事的看法,那位美國學生的學期論文,算不算抄襲? (A)算,因為美國學
生無法證明他沒抄襲 (B)算,雖然缺乏證據,但可從論文內容作合理推斷 (C)不算,因為陳之
藩無法證明美國學生抄襲 (D)不算,因為陳之藩以前也有類似經驗
( )(5)作者聽過同事一番教訓後,自己為什麼沒有慚愧的感覺? (A)作者不認同同事的看法
(B)暗示這是中國民族文化的缺失 (C)作者認為國情不同,不可一概而論 (D)作者認為犯錯的
是學生,不肯認錯
解答 (1)D;(2)D;(3)C;(4)C;(5)B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