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室資料

  朱銘的故事
朱銘的故事
        

朱銘的故事

朱銘,有人稱他是「當今最傑出的雕塑家」,也有人稱他是「亞洲當代最著名的雕塑大師」。因為從小愛塗鴉,十六歲那年,父親送他拜李金川「學師」,正式成為李金川門下第七名弟子。

朱銘,雖然學歷不高(僅小學學歷),但心性靈活,對事物充滿好奇的他,跟著師父雕木刻花,從平面刻工做到立體雕塑,學得一手好手藝;在三十歲以前,已兩度獲得全省美展的肯定(一次優選,一次第三名)。但朱銘並不以此自滿,三十一歲那年,朱銘捨棄高薪,變賣土地,舉家北遷,只為拜國際知名雕刻家楊英風為師,希望在藝術領域中更上層樓。

學成後的朱銘,創作風格更加生動自然,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年間,他的「太極系列」先後在台北、日本、香港展出,名聲也因此由國內遠播到亞洲。為了放眼藝術重鎮─美國,一九八一年,四十一歲,已步入中年的朱銘,在舉目無親,語言不通的情況下,隻身飛到紐約,希望開創藝術風格的另一番風貌。

鎮日與木頭為伍,埋首於又鑿又刻艱澀歲月中的朱銘,忍受著離鄉背井的孤寂,背負著妻子兒女的思念,終於在美國誕生了關照紅塵的「人間系列」作品。紐約漢查森藝廊老闆看到他的創作,立刻安排好檔期,展出這位來自東方雕刻家的作品。朱銘,終於站上了國際藝術舞台。

從學徒到大師這一路走來,朱銘始終知道自己要什麼,也知道為了達到目標,該如何規劃、發展自己的生涯;不僅作品風格不拘泥於傳統,隨著個人修為及對社會關懷,內容經歷了幾次大變化─鄉土系列、太極系列、人間系列、陶塑系列及運動系列,即使在創作材質上,也從無框限,從木頭、陶土、青銅、海綿到不鏽鋼,每一種都願意嘗試,每一種也都有收獲。朱銘,對自己,認識透徹;對未來,了然於胸!

(本文取自黃秋源、邱正榮編著【生涯規劃】一書,信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